" + " yl8cc永利(CHINA)在线官方网站·Ultra Max" + " " + " " + " "; var foothtml = "
"; // 获取div中的html内容 var newhtml = document.all.item(printpage).innerHTML; // 获取div中的html内容,jquery写法如下 // var newhtml= $("#" + printpage).html(); // 获取原来的窗口界面body的html内容,并保存起来 var oldhtml = document.body.innerHTML; // 给窗口界面重新赋值,赋自己拼接起来的html内容 document.body.innerHTML = headhtml + newhtml +$("#a_f_id").text()+ foothtml; // 调用window.print方法打印新窗口 $("#newsContent").show(); $("#a_f_id").show(); window.print(); // 将原来窗口body的html值回填展示 document.body.innerHTML = oldhtml; $("#fenxiang").show(); $("weizhi").show(); return false; } if(getExplorer() == "IE"){     pagesetup_null();  } } function ealert(msg){ bootbox.alert({ title: "提示", message: msg, size: 'small' }); }
yl8cc永利官网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08 08:44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yl8cc永利官网是中央办公厅所属的唯一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中央办公厅的决策部署,按照不求大而求特色、不求综合而求专长、不求规模而求质量办学原则坚持政治立院、特色强院、人才兴院、从严治院,扎实推进特色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国内知名高校

学院以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着力培养政治忠诚、学业扎实、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人才。

(二)学科专业设置

学院为网络空间安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单位,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公共管理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学院设有1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2023年有8个本科专业招生,分别是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行政管理保密管理。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生源质量

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07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28人,硕士研究生329,博士研究生13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3.48%

学院为提前批次普通本科招生单位。2023年,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31个,文科招生省份25个;计划招收本科生440人,实际录取432人,实际录取率为98.18%;实际报到431人,实际报到率为99.77%2023年学院理科、文科录取平均分分别超过一本线133分和92分

近两年学院理科、文科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情况见图1。


1 近两年学院理科、文科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情况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学院有专任教师15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61人,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95%;具有硕、博士学位1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8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04%;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24%。学院有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5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分别见图2、图3、图4。

 

2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3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结构(%

 

4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2.生师比及主讲教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经计算,学院折合在校生人数为2270人,折合教师数为154.5人,生师比为14.69

20222023学年,学院实际开出本科课程200门、543门次,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和门次数分别为56139,占总课程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28%25.6%,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和门次数分别为46125,占总课程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23%23.02%。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和门次数分别为126365,占总课程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63%67.22%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和门次数分别116和351,占总课程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58%64.64%

2022—2023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22人,以当学年具有教授职称教师23人计,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占比为95.65%,其中,4名具有省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教授,全部讲授本科课程。讲授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10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的45.45%。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科专业核心课程42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76.36%

近两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见图5、图6。

 

5 近两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

 

6 近两学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二)教学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

2022年学院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1128.21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02.51万元,生均1773.17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69.85万元,生均404.22元。

近两年本科教学经费支出情况及生均教学经费支出情况见图7、图8。

 

7 近两年本科教学经费支出情况(万元)


8 近两年生均本科教学经费支出情况(元)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截止2022年底,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5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41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67.8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4.06%。学院有单价千元以上的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4326台(套),总值0.717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112台(套),总值3368.1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及生均值情况见表1。

表1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及生均值情况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14547.67

生均值(万元)

6.41

当年新增值(万元)

567.8

当年新增值占资产总值的比例(%

4.06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台(套)数

4326

总值(万元)

7175.95

生均值(万元)

4.15

3.教学用房

学院总占地面积7.87万m2,总建筑面积13.19万m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7.12万m2,其中教室面积3286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11207.47m2。体育馆面积9794m2,运动场面积22885m2。目前,校园改扩建二期工程相关建筑及设施已陆续投入使用,学院各类教学用房和学生用房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

按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070人计算,各类教学用房面积及生均值见表2,近两年各类教学用房面积及生均值见图9、图10。

2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类教学用房面积及生均值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78737.3

38.04

建筑面积

131937.13

63.74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67119.91

32.43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11207.47

5.41

体育馆面积

9794

4.73

运动场面积

22885

11.06

 

 

9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类教学用房面积(万平方米)

 

10 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类教学用房面积(平方米)

4.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学院图书馆总面积4800m2,阅览室座位数480个。馆存纸质图书36.4万册,2022—2023学年新增纸质图书4578册,生均纸质图书160.35册;有电子期刊78.32万册,学位论文332.64万册,音视频资源57982.5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4961本,电子资源访问量12.1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10.1万篇次

图书资源及生均纸质图书等情况见表3。

3  图书资源及生均纸质图书等情况

纸质图书总量(册)

364000

生均纸质图书(册)

160.35

年新增纸质图书(册)

4578

生均年进纸质图书(册)

2.02

年图书流通量(本次)

4961

电子期刊(册)

783224

学位论文(册)

3326412

音视频(小时)

57982.5

5信息资源及应用

学院校园网主干带宽1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205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1560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300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2TB

学院注重教学信息化建设,现有图书管理系统、本科教务管理系统、泛雅教学管理平台、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网络通识课平台等,目前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良好。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院以行业发展需要、本校优势特色、利于学生成才为原则,制定了《yl8cc永利官网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聚焦主干优势学科专业,明确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拓宽专业基础、融合新技术等形式,推进新工科建设。通过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同时,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主动对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积极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前有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据各专业三年建设规划认真开展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国家、省、校三级一流专业有机衔接的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院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拓宽了专业口径、加强了通识教育、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自身特色。学院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北京市教委开展的“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建设为契机,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推进和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023年,“保密管理概论”课程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实现了学院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历史性突破;3门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3项教材课件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其中“数据库原理”获“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建设项目。

为加强教材建设,学院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制定了《yl8cc永利官网教材建设规划(2021—2025年)》,着力加强特色自编教材建设,不断提高选用教材质量。目前已经评审通过了24部特色教材(讲义)的立项编写,其中1云教材已经编写完成3部项讲义通过学院审核后用于教学。学院马工程教材选用率及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实践教学

学院根据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学生入学初的军训,到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实用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到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各实践环节环环相扣,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有力,整个过程管理规范、严格,教学效果良好。

1.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教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学院要求各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为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院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开课准备、课上指导、实验报告批改、成绩评定、教学反馈等环节必须做到规范、严格。

2022—2023学年,本科各专业开设有实验的课程154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9门,占有实验课程总门数5.84%,开设实验项目331个,开出实验1145学时。

2. 实习实训

为了加强对实习实训环节的规范和管理,学院特别制定了《yl8cc永利官网教学实习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从组织管理到实习成绩评定等多个方面对实习实训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在每年寒暑假前发布实践教学安排通知,对各类实习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提出明确要求。为了确保实习实训环节的有效实施,学院每学期还设置了为期2周的实践教学周,专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2022—2023学年,参与本科实习实训环节的学生达1343人次。

3. 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非常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工作,每年都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作为重点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进度督查、论文答辩和论文抽查等各个环节进行程序规范,严格管理。为杜绝学位论文代写、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学院利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测。

2023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427人,共有112名教师参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54.46%,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3.81人。毕业设计(论文)备选题目共611个,备选题目与学生人数比例达1.43:1。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印发了《关于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安排的通知》,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督查、查重检测和答辩后抽查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过程督查方面,在各教学系中期检查基础上,开展院级进度督查。各教学系以检查组为单位,对课题进度相对滞后的学生列出日进度表,并要求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同时将每个检查组中期检查成绩最低的1名学生报学院进行集中督查,未通过学院督查的学生直接进入二次答辩。查重检测方面利用中国知网本科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每篇论文在答辩前和终稿上传前集中进行2次查重检测。对论文重复率未能达到要求的学生,经各教学系进行审核鉴定,合格后正常参加答辩,不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二次答辩。答辩后抽查方面学院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合格的学生中,采用重点抽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按30%比例抽取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查,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二次答辩。

2023届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421人通过首次答辩,6人进入二次答辩。在通过首次答辩的学生中,有139人论文被抽查,其中4人因论文抽查不合格而进入二次答辩。13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院级优秀,3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市级优秀。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督查、抽查等情况见图11。


11 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督查、抽查等情况

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支持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日常管理。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修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文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制定有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相关制度、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相关制度和创新创业学生管理相关制度。二是通过宣传引导、学分认定等方式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生毕业资格审核时,要求学术创新学分不低于2学分。三是开展创新创业孵化训练。学院在深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为减轻学生创新创业负担、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训练项目,同时完善创新创业导师信息库建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桥梁。

2022—2023学年,学院共有81名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投入创新创业专项资金63.48万元、奖学金19.93万元。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5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3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2项,总共参与学生234人,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3.54%。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本科生1143人,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66.15%,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本科生315人,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8.23%。近两学年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及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本科生占比见图12。


12 近两学年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及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本科生占比

为对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院举办了“红星杯”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和“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与项目79个,参与学生516人次,学院选拔推荐的16组项目,获得北京赛区等奖3项、三等奖12项。产业赛命题道,参与项目9个,参与学生107人次,3组项目入围北京赛区复赛,获得北京赛区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与本次“红星杯”创新大赛比赛的学生达623人次,占在校生比例30%以上。

(五)教学改革

学院通过落实“六卓越一拔尖”、新工科、新文科、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等建设计划,引导和激励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如课程上网、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制作使用MOOC、微课等线上教学资源,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2023年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个,北京市二等奖1个,北京市优秀奖2个,取得永利官网在该项赛事中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个,华北赛区二等奖1个,取得永利官网在该项竞赛最好成绩。在第五届中国计算机大会上,获计算机类教学资源建设优秀课程配套资源特等奖1门,计算机类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1个,优秀奖2个。

学院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类项目培育孵化,构建国家、省(市)、校三级培育孵化机制。2023年,共有“新工科”项目、“新文科”项目、教改创新项目等13个孵化项目获得立项。通过培育孵化,目前已有21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立项,占孵化项目总数的39.4%

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建设评选中,获评北京市教学改革创新面上项目3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点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1名,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1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2门,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

学院按照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和培养政治忠诚、学业扎实、作风严谨、纪律严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总目标,结合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新发展以及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在内的知识要求,满足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劳动能力在内的能力要求,满足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素质要求。各专业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培养政治可靠、具有公务员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学院的毕业生政治素质高、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能适应新技术、新领域的发展,而且守纪律懂规矩,作风优势明显,一直备受用人单位认可。在对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整体评价满意率达100%

(二)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为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对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2版)》等文件,学院制定了《yl8cc永利官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22版)修订原则与要求》,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管理类按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了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探索专业分层分类特色发展。

(三)积极推进专业建设

学院按照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有关精神,对“保密管理”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密码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进行专业建设业务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做专业建设为主题的报告,同时加强校内各一流专业建设点经验交流分享。同时,学院每年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以推动各专业课程、教材、教师教学能力和团队建设,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协同推进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展,全面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

、质量保障体系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院作为中央办公厅直属高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得到党中央历代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历任中办领导也为学院建设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学院先后制定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各行政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各教学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建,建立并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围绕本科教学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学院党委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2018年学院召开改革动员大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将搞好本科教育作为学院之本。”院党委会、党委常委会将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实施学院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联系学生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有效保证了院领导能够经常深入本科教育一线了解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院长主抓本科教育教学工作。2022—2023年,院长办公会上80%的议题用于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学院每年定期召开全院性的教学工作会议,每月召开1—2次由院长或主管教学副院长主持的教学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协调教学工作。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长期坚持参加教学督导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专业建设论证等相关教学会议。三是教学部门领导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写入教学管理文件并始终坚持执行,在听课过程中,领导干部对教室环境、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实地考察,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2022—2023学年,院领导人均听课7学时,其中人均听思政必修课程4.6学时。

(二)教学质量保障

1教学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根据中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有关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文件精神,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学院出台了《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工作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修订了《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教学制度涵盖了培养计划管理、教学规范、教学运行、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有效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和教学秩序的正常。

2. 教学管理保障

学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通过日常教学管理、定期教学秩序检查、试题试卷检查、学生评价以及同行评教等教学管理机制,保障了日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管理人员保障。为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建设了一支院系(部)两级,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学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29人,其中院级教学管理人员17人,系(部)级教学管理人员12人。院级教学管理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占比为17.64%;硕士及以上学位16人,占比94.11%。系(部)级教学管理人员中有高级职称2人,占比为16.67%;硕士及以上学位9人,占比为75%2019年以来,教学管理人员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有4人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教学运行保障。在学期伊始,学院组织教学秩序检查,对各教学部门学期初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督导,以确保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在学期中,学院组织试卷检查和试题检查,以保证试题出题质量和试卷评阅质量。在学期末,学院从师、生两个对象开展期末评教工作。学院将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作为一项常规制度纳入《yl8cc永利官网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工作管理办法》。一是设立“日常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打通学生与任课教师日常沟通的渠道。是组织学生通过教务系统开展期末教学评价,对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打分,并将评价分数纳入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2022—2023学年,参与评教学生37596人次,学生评教覆盖全院所有教师及所有开课课程。在同行评教方面,通过教务系统收集同行教师对受评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予以反馈,为促进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2022—2023学年,同行互评课程共计493学时。

教学管理能力保障。学院定期为教学部门负责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等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政策培训,使他们熟知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和学科专业发展前沿,以提升他们教育教学决策能力和教育学术评价能力。两年来已举办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议8场。

3.教学督导保障

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为主要目标,按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确定督导目标和方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领导干部、校外督导专家、校内系两级督导专家、同行教师、学生评教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督导格局,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督导与重点督导结合。每个学年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全面督导,对新任课教师和管理部门兼职教师进行重点督导。教务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落实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考查监督教学部门督导方案执行情况。各教学部门承担教学督导工作主体责任,按照人员归属、课程归属制定本部门督导工作方案,开展教学督导。

校内督导与校外督导结合。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采取了校内督导与校外专家督导相结合的特色督导模式。校内督导由教学管理部门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校外督导是从校外高校请有教学督导经验的专家参与学院督导工作校外督导专家从课程设计、教案编写、课堂效果、PPT质量等方面对学院教师进行督导,并在期末召开的本科教学督导总结会上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指导。2022—2023学年参与教学督导的校内外督导专家共71其中校外专家6名,督导听课共165学时

线上督导与线下督导相结合。为推进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进程,在做好传统线下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任课教师进行线上课程培训、经验交流,保证所有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技巧。目前所有校外专家全部通过校外督导的形式,同时也鼓励系部督导组适当增加线上督导数量,以确保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4. 教师教学能力保障

提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学院制定了全方位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青年导师制度、以赛促练和教学团队建设,保障了所有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院邀请了多名校内外知名专家从教学创新、大学生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对一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两年来已开展此类培训8次。

青年导师制度。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院对新入职教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等全面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学院教学节奏,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目前已安排40名导师对42名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2023年,学院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比赛分为“课程思政”、“新工科”、“新文科”3个赛道,经各教学部门选拔推荐,共有15支教学团队进入院级决赛。大赛搭建了教团队之间交流展示的平台,推广了教师在教案设计、教学组织等教学基本功方面积累的经验帮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学团队建设。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探索教学团队管理制度的建立采取集体备课、课程互听互评、教学研讨等做法,助力教学团队建设。2023年,积极组织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申报工作,最终密码与信息安全育人教学团队获评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风建设

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建设优良校风学风。

20222023学年,学院有15名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50名学生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获院优秀学生奖学金779人次。有84名毕业生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其中市级28名,院级56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1人次,其中国家级62人次,发表各类学术作品37篇。

(二)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评价

2023年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427人,实际毕业425人,授予学位425人,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9.53%100%

学院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制订并完善就业工作方案,采取“一生一策”的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截至2023年10月,有412名毕业生落实了毕业去向,其中400名毕业生参加工作,12名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94%

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质量跟踪调查,根据最近一次调查问卷结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率高,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守纪律、懂规矩、能吃苦、肯奉献、工作积极,用的安心放心。

、特色发展

(一)持续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五大攻坚行动计划

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学院按照《“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和《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制定了“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五大攻坚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制定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落实。

在思政课程体系方面,加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推动建立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和“四史”类选修课程。

在专业思政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根据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完成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在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制订中,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初步完成了教学大纲课程思政设计要求。

(二)积极构建“一体两翼三助力”特色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院积极构建“一体两翼三助力”、继承和发扬中办传统的特色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体”是指课程育人主渠道,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第二课堂等课堂主渠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翼”包括思想育人和文化育人,思想育人涵盖了理想信念教育、使命忠诚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纪律规矩意识养成教育、励志感恩教育、学生党建等。文化育人则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首都文化、网络文化、科研文化等,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红色基因、红色血脉浸润的校园文化氛围。“三助力”是面向政务领域的密码与信创人才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信创环境下数智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综合管理模式“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该体系培养政治忠诚、学业扎实、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人才。

2023年7月,受教育部委托,学院作为全国网络安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行动两所牵头高校之一,承担了全国网络安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专项工作组组建和工作方案编制工作。

(三)着力建设信创助力的智慧教育平台

学院是国内首家全面完成信创替代的高校,在纯信创平台下建设有办公类业务、教育教学类业务以及支撑类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的建成,为在信创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平台,标志着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高校领域信创替代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信创替代工作提供了完整的范例和参考。为更好地发挥首家信创替代高校的优势,完善行业人才与信创人才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通过建设信创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平台,形成学校、行业、企业“三方联动、项目驱动、双师带动、氛围促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特色育人模式,并以此推动产品与生产实际、行业需要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高水平、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成果产生。2023年,“面向政务领域的密码与信创人才协同育人平台”被评为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需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要继续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专业质量标准与课程质量标准,充分发挥质量标准的导向作用,通过专业自评、课程自评,明确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方法,形成评估、改进和提升的闭环运行机制。二是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推进综合办公信息系统优化完善和教育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优化多媒教室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建设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的新场地,全面推进实验室及其信息化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